查看原文
其他

思政课 | 童鞋,你知道毛泽东的三大人生志愿吗?

北中医胡兵的公号 读读马原著 2022-09-14




本文摘编自


《光荣梦想:毛泽东人生七日谈》

来源:人民出版社读书会




童鞋们都知道毛泽东不是一个死读书、读死书的人,他始终鼓励“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”,提倡既要读有字之书,又要读无字之书。那么,你知道他的三大人生志愿吗?







在延安,毛泽东在“抗大”演讲时,曾多次提到要读“无字书”、读“无字天书”。他说:社会也是学校,一切都要在工作中学习。学习的书也有两种,有字的讲义是书,“无字天书”——社会上的一切也是书。“你们出去打游击,要学习,读的是无字书,一本‘无字天书’,看到什么就跟什么学习。”
毛泽东重视书本知识,同样也注重实际知识。他强调读“无字之书”,就是强调要向社会学习,向实际学习,向群众学习,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,在社会实践中提高能力水平。早在青年时代,毛泽东就从司马迁“览潇湘,登会稽,历昆仑,周览名山大川”的经历中看到,凡是社会阅历丰富的人,胸襟就格外宽广,他之所以能写出《史记》这样的皇皇巨制就不足为奇了。
同时,毛泽东分析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教训,认为主要原因是他“无通识,并不周知社会之故,而行不适之策也”。所以毛泽东深刻地认识到:“闭门求学,其学无用。欲从天下国家万事万物而学之,则汗漫九垓,遍游四宇尚已。”于是,他决定学习古人“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”的治学经验,走出校门,走进社会,去读那奥妙无穷的“无字之书”。
1917年夏天,他和萧瑜游历了长沙、宁乡、益阳等五个县;1918年夏天他又和蔡和森到沅江、岳阳等县进行了实地调查。投身革命后,毛泽东同样是通过读“无字之书”,做了大量的社会调查工作,对中国革命的历史和现状作出了科学分析,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革命实际的道路。
“实践是认识的基础。”毛泽东经常引用古今中外的历史事实,反复强调一个道理:一个人光有书本知识是不行的,一定要投身到社会生活中去学习实际的知识,这是最丰富最生动的知识。他常讲《史记》上关于赵括“纸上谈兵”的故事,说明只有书本知识没有实际经验是不行的。他还说,刘邦为什么能打败项羽?因为刘邦同贵族出身的项羽不同,比较熟悉社会生活,了解人民心理。屈原如果继续当官,他的文章就没有了。因为丢了官,才有可能接近下层社会生活,才有可能产生像《离骚》这样好的文学作品。知识往往是经过困难、经过挫折才得来的。
1964年8月24日,毛泽东在与周培源等人谈话时说,他从来就没有想到自己去搞军事,去打仗。后来自己带起队伍打起仗来,上了井冈山。先打了一个小胜仗,接着又打了两个大败仗,于是我们总结经验,产生了打游击的十六字诀:“敌进我退,敌驻我扰,敌疲我打,敌退我追”。他还曾说过:1921年建党后,经过了14年,牺牲了多少党员、干部,吃了很多苦头,才懂得了如何处理党内关系、党外关系,学会走群众路线。不经过那些斗争,我的那些文章是写不出来的。因此,毛泽东说:“读书是学习,使用也是学习,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。从战争中学习战争——这是我们的主要方法。”
在毛泽东看来,社会实践就是一所大学校,那里面的东西——“无字之书”,多得很,取之不尽用之不竭。1961年3月,毛泽东在广州会议上说,我很想骑马跑跑两条大江(指长江、黄河)。8月,在庐山,他跟卫士张仙朋聊天谈到人生志愿时,说自己有三大志愿:
一是要下放去搞一年工业,搞一年农业,搞半年商业,这样使我多调查研究,了解情况,我不当官僚主义,对全国干部也是一个推动;
二是骑马到黄河、长江两岸进行实地考察,我对地质方面缺少知识,要请一位地质学家,还要请一位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一起去;
三是最后写一本书,把我的一生写进去,把我的缺点、错误统统写进去,让全世界人民去评论我究竟是好人,还是坏人。
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,毛泽东的这三个志愿都没有实现,但从中可见他一生追求实际知识、到广阔的自然界阅读“无字之书”的愿望是多么强烈。




众所周知,在延安,毛泽东送毛岸英上“劳动大学”的故事。那是1946年,毛岸英刚刚从苏联回来不久。懂俄语、英语、德语,穿着苏军呢子制服和马靴,会跳交谊舞,写得一手无师自通又得乃父真传的狂草,为人处世大方开朗不拘小节的毛岸英,在延安确实显得很“洋气”。有一天,毛泽东把毛岸英喊去,父子俩坐在王家坪院子的槐树下交谈。毛泽东在询问毛岸英在苏联的学习情况后,说:“你在苏联长大,对国内生活不熟悉。在苏联大学读书,住的是洋学堂,我们中国还有个学堂,这就是农业大学、劳动大学。”
毛岸英对父亲的话心领神会,高兴地说:“我愿意向农民学习。”
不久,毛泽东把儿子介绍给延安著名的劳动模范吴满有,让他到吴家学种地,上“劳动大学”。毛泽东对毛岸英说:“这就是校长,你过去吃的是面包牛奶,回来要吃中国的小米,可养人喽!”又指着毛岸英,笑着对吴满有说:“我现在给你送来一个学生,他住过外国的大学,没住过中国的大学。”
听毛泽东这么说,吴满有有些受宠若惊,说:“咱叫什么大学?咱啥也不懂。”
毛泽东诚恳地说:“他还是个娃娃,我就拜托给你了,你要教他种地嘛。告诉他,庄稼怎样种出来的,怎样多打粮食。”
“这我还行。”吴满有高兴地答应了。
几天后,毛岸英按毛泽东的吩咐,脱去大头皮鞋,换上父亲送给他的硬帮布鞋,穿上父亲穿过的已不知打了多少补丁的灰布棉袄,背上随身衣服、铺盖和一斗多小米,步行20多里路,汗流浃背地来到了吴家枣园。从此,吃惯了洋面包的毛岸英,和陕北的乡亲们一起同吃、同睡、同劳动,睡一样的土炕,干一样的农活。他学会了犁地,还学会了种洋芋,像大家一样脖子上挂着个布袋,一手抓粪,一手点种。他把学习得来的农业技术记在随身所带的本子上。歇息时,他还和乡亲们一起聊天读报,有时晚上还教农民及孩子们识字,给小朋友们讲故事,和农民兄弟打成一片。
他还经常出门去拜访老革命、老同志,虚心地向他们讨教。他参加土改工作队,还抽时间翻译出版了恩格斯的《法徳农民问题》等论著。50多天后,毛岸英回到父亲身边汇报了一个多月来的收获。见儿子一身灰土布褂子,头上扎着白羊肚毛巾的英雄结,脸庞闪着黧黑的光芒,毛泽东打量着儿子高兴地说:“好啊!白胖子成了黑胖子喽!”
毛泽东送儿子毛岸英去“劳动大学”学习,读“无字之书”,其目的就是希望年轻一代要接触社会、接受实际、接近群众,经受实际的锻炼。



童鞋,看后有什么想法吗


也来谈谈你的人生志愿吧



推荐阅读哈



相关链接:
童鞋,你知道“哲欣”是谁的笔名吗?
童鞋,跟着中央政治局上法治课啦!
童鞋,你地理老师在历史课上讲过“毛乌素沙漠”吗?
思政课教学参考资料【2020-08-07 更新】

马院姓马,在马言马



https://v.qq.com/txp/iframe/player.html?width=500&height=375&auto=0&vid=j0638vq5u0n《马克思是对的》主题曲

《你的名字,我的力量》


《领风者》片头曲《执着的梦》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